今天順口跟你媽提到,未來要告訴你些什麼
我跟他說,不知道什麼東西能夠告訴你!!!!

她說,他希望能夠教你看童話故事。
她說,因為希望能夠帶給你想像力!!!

其實我不是很能苟同
小時候我很不喜歡看童書,因為覺得這是騙小孩子的!!!   
例如,喜洋洋與灰太郎


簡單的來說,都是充滿虛構的和樂的快樂結局。

或是像湯姆與傑利
看他們的卡通我都會很不解,為什麼貓咪不管是怎麼打好像都不會死!!!!

還有小時候我看到好多好可愛的熊娃娃,但是我第一次進動物園的時候
要爬進去熊的展覽區時,



而我其實比較希望你看到這樣子的童書,例如:看不見的炸彈
   


--
以下轉錄自蔡依橙醫師 部落格  http://i-chentsai.innovaradinc.com/2012/03/storybook.html

歐美的童書畫家就很猛,主題有「小朋友對寵物膩了要把它丟到森林去」、「小孩整天幻想但爸媽配合之餘偶爾會酸一下」、「兩隻像同性戀的動物一隻去摘葉子一隻很心疼他」。

          看完這個,就知道為什麼華人的教育體系有問題,因為我們自以為可以建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給小孩,結果是造成小孩從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後,沒辦法在真實世界中謀生。

          世界快沒水的時候,不會剛好打雷下雨又有水。但小孩總有一天會對他的寵物厭煩、小孩總要接受「幻想畢竟是幻想」的衝擊、小孩總要面對同性情誼跟愛情。

          孩子還在懷裡時,我們不敢讓他接受這樣的情感衝擊,等到小孩進了社會,跌倒了,我們說他怎麼都長不大學不會,自殺了,我們說他怎麼那麼不會想。

        這個潛在的意識型態問題,不只是兒童文學,其實我們整個教育體系跟文創產業,很大一部分都是如此,我們不敢放手讓學生去做去跌倒,總覺得多上課孩子就能永不犯錯,於是,學生進到真實社會的時機,一直被延遲,也一直無法面對「對曾經喜愛的人事物厭煩」、「幻想破滅」、「如何面對自己的性傾向」。

        最後,多數的小孩唯唯諾諾平庸終生;少數的小孩,跌倒後在這個世界消失;只有極少數適應力強的孩子,能在一兩年內順利的適應社會,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。

--

其實每每想到妳即將到來,我即將有個小孩,其實我非常的惶恐,我期盼我能夠給你一個環境,讓你可以自在開心的成長
可是有時候,我又希望你碰到各種挫折,也學習面對處理他,這樣子才能讓你有在任何環境都能夠自在開心的性格。
所以我可能會告訴你一些故事,這些故事一樣很吸引人,一樣很有趣,但是也很真實。
至於想像力,我希望未來能夠不要扼殺妳對於事物的好奇心,我相信你自然會對事物有無窮的想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晨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